如何提升绩效评价有效性,充分发挥考核对广大职工的导向作用?浙江海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瞄准广大员工普遍关注的绩效考核,将党建工作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构建财务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财务公司是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受集团和银行行业的双重监管。过去,财务公司的绩效考核都是按照惯例进行年度考核,而银行系统多为按季度考核。今年初,财务公司领导提出了改进原有绩效考核模式的想法,由综合部承担具体工作。“强党建促发展,做模范促争先”专项行动开展后,综合部所在的第一党支部努力发挥“党建也是生产力”的作用,将《探索构建财务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作为支部创新项目。
课题确定后,第一党支部先后多次组织有关人员,系统学习了绩效考核方面的理论知识,调查研究了多家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同业的先进绩效管理经验,为完善财务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夯实基础。同时,在学习理论知识、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2018年绩效考核实际的运行情况,不断查找问题。经过反复比对、挖掘、梳理,第一党支部发现原绩效考核办法存在诸如考核频率过低不能及时有效反馈、个别员工自我评价过高导致考评结果不准确、个别评议指标权重不合理等问题。
根据以上问题,第一党支部积极探索改善方式,结合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将考核评价频率由原先的一年一次提高至一季度一次,以此增加考核反馈频度,提升考核的时效性;调整了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的考评人及对应权重,将原来单列的中层人员横向评议分纳入到自评和他评中,调整了个别的考评指标和评价标准;创新引入了“偏离度”概念,通过对自评分高于他评分的情况按照偏离幅度进行扣分调整来约束员工自我评议过高导致结果不客观的现象;新增了加分项,鼓励员工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广泛深入地研究当前金融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参与上级监管机构、行业协会课题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推进公司发展。
截至7月份,调整完善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已开展了两批次,从运行实际和员工反馈情况来看,新的考评机制能更加客观地展现员工工作情况,可更好地发挥考核正面导向作用。下阶段,财务公司将瞄准“部门间评议标准的差别导致的考核结果偏差”等问题持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考评,分析并开发员工潜能,从而不断优化人才生态,为公司储备优秀人才。